李开元:吕后政治与汉初军功受益阶层
汉代宫廷权力机构和宫廷政治之成形,当在惠帝死后。据《史记》卷九《吕太后本纪》,惠帝死时,“发丧,太后哭,泣不下。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,年十五,谓丞相曰:‘太后独有孝惠,今崩,哭不悲,君知其解乎?’丞相曰:‘何解?’辟彊曰:‘帝无壮子,太后畏君等。君今请拜吕台、吕产、吕禄为将,将兵居南北军,及诸吕皆入宫,居中用事,如此则太后心安,君等幸得脱祸矣。’丞相乃如辟彊计。太后说,其哭乃哀。吕氏权由此起”。据《汉书》卷九十七《外戚传》,接受张辟彊策者为左丞相陈平,其在政治上小心迎合吕后。
*文章节选自《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(增订版)》(李开元 著 三联书店2023-1)
吕后政治与汉初军功受益阶层(节选)
……
吕后宫廷之形成
我们知道,刘邦自起兵至死,基本上是在军营和战争中度过,其与臣下的关系,一直没有完全脱离芒砀山亡命以来的民间习气,即盛行于当时的连接个人的“任侠”风气和连接社会集团的“主客”关系。汉之宫室建筑,如主殿之未央宫、长乐宫等,皆于高帝七年以后方才落成,汉之宫廷机构制度,也在高帝七年以后,经叔孙通制定仪礼,方才初具形态。
考刘邦之周围近臣,汉王时代有卢绾和刘交。卢绾,刘邦同乡同里,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少年朋友,从起于沛县,在诸功臣中最为亲近,汉王时代以将军太尉常从侍中,“出入卧内”(《汉书》卷三十四《卢绾传》)。刘交,刘邦异母弟,从起于沛县,史称“交与绾常侍上,出入卧内,传言语诸内事隐谋”(《汉书》卷三十六《楚元王传》)。称帝以后,刘交封楚王,卢绾封燕王,其时,御史大夫周昌常从“燕入奏事”(《汉书》卷四十二《周昌传》)。似乎接替了卢绾和刘交的角色。御史大夫之属吏御史常侍皇帝起草诏令,政令由御史大夫下达丞相。周昌以后,御史赵尧继为御史大夫,在刘邦身边主持诏令之起草下达,隐然有内廷之雏形。
然而,刘邦之行动多随军营流动于各地,并不固定于首都宫廷,因而,终刘邦之世,汉朝之宫廷权力机构并未固定成形,宫廷禁中与政府外臣也未隔绝。据《汉书》卷四十一《樊哙传》,高帝十一年,“高帝尝病,恶见人,卧禁中,诏户者无得入群臣。群巨绛、灌等莫敢入。十余日,哙乃排闼直入,大臣随之。上独枕一宦者卧。哙等见上流涕曰:‘始陛下与臣等俱起丰沛,定天下,何其壮也!今天下已定,又何其惫也!且陛下病甚,大臣震恐,不见臣等计事,顾独与一宦者绝乎?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?’高帝笑而起。”这种臣下闯宫直入禁中卧内的事,不管是在秦还是在高帝以后的汉,都是不可想象而且是不可能的事,正好是宫廷尚未与政府完全隔绝之事例。
高帝十二年,刘邦死去。次年,惠帝即位,在位七年,吕后称制,八年后死去。惠帝、吕后之十五年间,汉朝政治由吕后主持,故司马迁立吕后本纪而不立惠帝本纪。《史记》卷九《吕太后本纪》太史公曰:“孝惠皇帝、高后之时,黎民得离战国之苦,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,故惠帝垂拱,高后女主称制,政不出房户,天下晏然。”“政不出房户”一语,《汉书》卷三《高后纪》作“不出房闼”。师古注曰:“闼,宫中小门。”也就是说,吕后当政期间,其政治之营运,完全在宫中进行。以此度之,汉朝之宫廷政治和宫廷权力机构之出现,也当在这个时期。
考吕后宫廷政治和宫廷权力机构之形成,乃是以太后所在的长乐宫为主,以皇帝所在的未央宫为副,通过对于以郎中令、卫尉等宫廷官僚的人事任命而逐渐形成的。
我们知道,惠帝、吕后之行迹,与刘邦完全不同,始终以首都宫廷为中心。高帝十一年,吕后于长乐宫钟室使武士斩韩信,就是以宫廷为据点的政治活动(《汉书》卷三十四《韩信传》)。据《史记》卷八《高祖本纪》,高帝十二年刘邦死时,吕后曾与审食其谋不发丧,欲诛大臣诸将,后因郦商之谏审食其而作罢。这个历史故事可信度很低,不过,这个历史故事所反映的政治权力与空间建筑的关系,却是可信的。刘邦死于长乐宫,不发丧诛大臣,就是据宫政变,占据宫廷以攻击政府大臣。其时,卫尉为高帝功臣郦商,领南军负责长乐、未央诸宫殿之守卫,由于他的反对,此事作罢。这件事,一方面说明吕后尚不能完全控制宫廷;另一方面,说明吕后力图以长乐宫为中心,对抗宫外之政府大臣。
惠帝即位,吕后以刘泽任卫尉取代郦商。刘泽为刘邦从祖昆弟,其妻为吕后妹吕媭,兼刘吕两氏之亲,以其掌长乐、未央之守卫,可谓吕后控制宫廷之一步。几乎同时,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,取代王恬启。我们知道,陈平与刘邦集团渊源不深,背楚归汉后,得到刘邦个人的宠信,长期担任刘邦集团军情机构的首脑,一直与绛、灌等元功宿将不和,他长于阴谋权术,善于见风使舵,为一接近宫廷之近幸臣类人物。据《汉书》卷四十《陈平传》,刘邦死时,陈平与周勃俱在燕国军中,闻刘邦死讯后一人迅速返回,途中逢使者诏陈平与灌婴屯于荥阳。然而,陈平受诏后,并不赴任,而是马上驰至长安宫中,于丧前奏事于吕后,“因固请之,得宿卫中。太后以为郎中令,日傅教帝”。也就是说,陈平于刘邦死后,迅速取得吕后之信任,得以不离宫廷,在惠帝身边侍从主事。陈平之任郎中令,为其和吕后彼此靠近的一步。
惠帝五年末,丞相曹参死,六年,陈平为左丞相,郎中令由冯无择继任。据《史记》卷十九《惠景间侯者年表》,冯无择“以悼武王郎中,兵初起,从高祖起丰,攻雍丘,击项籍,力战,奉卫悼武王出荥阳,功侯”。悼武王,吕后兄吕泽,高帝时因功封为周吕侯,吕后追封为王。冯无择为沛县人,为丰沛元从集团之元功宿将,长期跟随吕产,吕后元年封为博城侯。看得出来,冯无择是功臣元从集团当中极为亲近吕氏的功臣,由他来担任郎中令,显然是吕氏宫廷政治之重要布局。
笔者以为,汉代宫廷权力机构和宫廷政治之成形,当在惠帝死后。据《史记》卷九《吕太后本纪》,惠帝死时,“发丧,太后哭,泣不下。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,年十五,谓丞相曰:‘太后独有孝惠,今崩,哭不悲,君知其解乎?’丞相曰:‘何解?’辟彊曰:‘帝无壮子,太后畏君等。君今请拜吕台、吕产、吕禄为将,将兵居南北军,及诸吕皆入宫,居中用事,如此则太后心安,君等幸得脱祸矣。’丞相乃如辟彊计。太后说,其哭乃哀。吕氏权由此起”。据《汉书》卷九十七《外戚传》,接受张辟彊策者为左丞相陈平,其在政治上小心迎合吕后。
已如前述,汉代宫廷京城之守卫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,长安内外之各宫城,由卫尉领南军守卫,长安城门四周,宫外城中,由中尉领北军守卫。惠帝以来,卫尉一直由吕氏之亲的皇族刘泽担任,吕后四年,卫尉由卫无择继任。卫无择为高帝功臣,任卫尉之同年四月,受吕后之封为乐平侯,当为吕后信赖之人。从吕后元年起,南军由吕禄直接统领,吕氏直接即掌握了各宫殿之出入守备,完全控制了宫廷。
汉之中尉,一直由功臣担当,惠帝时任此职者为戚鳃。戚鳃,功臣,高帝十一年二月在中尉任上封为临辕侯,大概一直任到惠帝四年死,其后任不详。吕产领北军,当兼中尉之任,掌握了长安城内外之出入守备,控制了京城,其权限所及,不仅拱卫宫廷,且直接威临城内之各政府机构、将相列侯。故《史记》卷九《吕太后本纪》叙述吕后死后之长安紧张形势说:吕禄、吕产“各将兵居南北军,皆吕氏之人。列侯群臣莫自坚其命”。即是说长安城内之官僚功臣们,因吕氏控制了南北军而人人自危,动弹不得。所谓“吕氏权由此起”,就是讲的吕氏之权力,由吕氏掌控卫尉、中尉,直接统领南北军,控制京城长安及各宫殿之守卫开始。
我们知道,南军仅仅负责宫城之守卫,但并不能自由出入殿中省内,殿中省内即皇帝身边之侍从警卫,由郎中令领郎官负责,郎中令为当时宫廷皇权的核心人物。惠帝时,郎中令先后由亲近吕氏的陈平和冯无择任。吕后三年,冯无择死,郎中令由贾寿继任,贾寿其人其事,史书几乎没有记载,其为郎中令事,为《百官公卿表》所不载。据《史记》卷九《吕太后本纪》,吕后七年八月,吕氏与大臣们关系极为紧张,吕产欲归北军指挥权于太尉周勃而之国。其时,“郎中令贾寿使从齐来,因数产曰:‘王不蚤之国,今虽欲行,尚可得邪?’具以灌婴与齐楚合从,欲诛诸吕告产,乃促产急入宫”。以此看来,贾寿毫无疑问为吕氏同党,其为郎中令,当然是吕氏政治之人事。
我们也知道,惠帝时之汉朝政治,名义上由惠帝当政,以未央宫为皇帝宫廷,实际上则由吕后主政,以长乐宫为政治之中心。居长乐宫之吕后,其身边侍从主事,主要由审食其担当。审食其,高帝功臣,沛县人,起兵以来,一直留在沛县照顾吕后及刘邦家属,一同身陷项羽军中为人质,深为吕后所信任,成为吕后暗通款曲的情人。吕后元年,审食其为左丞相,然“左丞相不治事,令监宫中,如郎中令。食其故得幸太后,常用事,公卿皆因而决事”(《史记》卷九《吕太后本纪》)。据此,惠帝以来,虽然郎中令一职一直由吕后择人控制,然仍主要限于皇帝所在的未央宫一边,吕后所在的长乐宫,当一直由最亲近吕后的审食其主持,其职务相当于郎中令,为政府大臣与长乐宫相联系的中介,吕氏宫廷政治的核心人物。
吕后以女主临天下,出入有诸多不便,其宫廷政治之另一重要部分,当是宦官。以百官表而言,宦官当由少府及詹事掌管。惠、吕时期之詹事任者不明,少府则从高帝期起,一直由阳城延担任,吕后元年受封为梧侯。阳城延军匠出身,负责长安城及长乐未央等各宫殿之建筑,不闻多与政治。吕后所幸宦者,有大谒者张释,内通宫中,外及大臣民间,诸吕、刘泽之封王,皆由田生说动张释,由张释外风大臣,内言吕后而成。高后八年四月,张释受吕后之封为建陵侯,同时,“诸中宦者令丞皆为爵关内侯,食邑五百户”(《史记》卷九《吕太后本纪》)。张释,可谓吕后宫廷政治之又一重要人物,为宦官之代表,汉代之宦官政治,当起于此时。
汉初丞相之任选
打开手机淘宝,进入三联书店天猫旗舰店